2025年二期简报-安徽省全科医学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5年二期简报

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简报

2025年第二期

.Latent profile and determinants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among older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发表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SCI医学三区)

发表时间:20250205

成果内容:该研究于202310-20245月,便利抽样安徽三所三甲医院53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年龄调整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等工具,通过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SPSS 26.0做回归分析。结果识别出三类自我管理行为剖面:低自我管理组(50.2%)、高运动认知管理组(8.6%)、中度管理强化沟通组(41.2%);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居住地、aCCI、数字设备数量、数字健康素养、社会支持等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指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整体偏低且异质性显著,需依各组特征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Determinants of digit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older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 qualitative study

发表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SCI医学三区)

发表时间:20250331

成果内容:该研究旨在识别老年慢性病患者数字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202310-20245月,采用目的抽样结合雪球抽样,对安徽三所医院32名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半结构化访谈,用Nvivo 12.0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提炼出2大主题9个子主题:驱动因素含数字健康资源可及性、价值感知与管理需求等4项;限制因素含认知盲区与误解、基础技能挑战等5项。结论指出患者数字健康素养整体偏低,受个人与社会多因素影响,建议动员社会力量、优化资源可及性,助力其提升数字健康素养以改善慢性病自我管理。


.Latent profile and determinants of digit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older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发表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SCI医学三区)

发表时间:20250718

成果内容:该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5718日,旨在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数字健康素养的异质性及影响因素。202310-20245月,便利抽样安徽三所三甲医院536例患者,用数字健康素养评估量表等工具收集数据,Mplus 8.3做潜在剖面分析,SPSS 26.0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数字健康素养均值41.36±12.8,识别出三类剖面:低素养-被动互动型(26.5%)、中素养-有限互动型(51.5%)、高素养-主动互动型(22.0%);居住地、参与慢性病健康教育、日均上网时间等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模型解释59.0%变异。结论指出患者数字健康素养整体偏低且异质,需依剖面特征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Post-traumatic growth experienc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spouses: a dyadic qualitative study

发表期刊:《Support Care CancerSCI医学三区)

发表时间:20250701

成果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一方患乳腺癌的夫妻在创伤后成长中的影响因素,为夫妻二元干预临床开发提供参考。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对13对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开展半结构化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处理转录材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及9个子主题:促进因素含多重支持系统、社交互动心理调整等;适应性调节因素包括健康行为重建、选择性回避负面信息;障碍因素有多重压力挑战、家庭社会疏远等。结论指出夫妻创伤后成长受上述三类因素动态影响,医护人员可据此制定二元干预策略,改善夫妻身心健康。


.A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spous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发表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SCI医学三区)

发表时间:20250804

成果内容:该研究旨在基于ABC-X模型探究乳腺癌患者配偶创伤后成长(PTG)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20237-12月,便利抽样安徽蚌埠某三甲医院210对乳腺癌夫妻,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等工具收集数据,通过Mplus 7.4做潜在剖面分析,SPSS 26.0行回归分析。结果识别出三类PTG剖面:低成长-萌芽边缘组(30.9%)、中成长-适度进展组(48.7%)、高成长-超越自我组(20.3%);居住地、心理韧性、消极应对方式、患者化疗次数及癌症分期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指出配偶PTG存在显著异质性,需依剖面特征制定精准心理干预,以提升其心理健康。


.Effects of dyadic coping on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patients and couples with breast cancer: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发表期刊:《Support Care CancerSCI医学三区)

发表时间:20241230

成果内容:该研究旨在从二元视角基于演员-伴侣相互依赖模型(APIM),探究乳腺癌夫妻二元应对与创伤后成长(PTG)的关系,为医护人员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20237-12月,便利抽样蚌埠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210对乳腺癌夫妻,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二元应对量表(DCI)及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开展横断面调查,用SPSS 26.0Amos 27.0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患者二元应对(118.32±12.10)及PTG65.30±10.24)得分均高于配偶;积极二元应对正向预测双方PTGP<0.001),消极二元应对对双方PTG有负向影响。结论指出二元应对是乳腺癌夫妻PTG的重要关联因素,建议将其纳入家庭二元干预,以提升夫妻PTG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