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成果简报-安徽省全科医学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年下半年成果简报

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简报


2014年下半年,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如下一些成果:
 

一、项目
    1.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喜获2014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课题立项资助三项。2014年7月,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向全校招标,芈静、杨明玉、熊春华三位老师课题中标,并获安徽省教育厅立项资助。
    芈静申报的课题为《安徽省农村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利用研究 》(立项编号:SK2014A055),本研究方向从全科医学如何服务农村社区居民角度,探索全科医学在农村社区健康促进和农村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中的应用。
    杨明玉申报的课题为《安徽省全科医生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立项编号:SK2014A056),本研究方向针对全科医生这一职业群体,开展对安徽省全科医生现状、分析在新医改背景下安徽省全科医生教育的现状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全科医生在生活、健康、继续教育、权益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现实需求,可为政府提供制定全科医学卫生保健政策、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详实可靠依据。
    熊春华申报的课题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立项编号:SK2014A057),本研究方向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和国内不同区域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教育理念的比较, 研究全科医学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以期扬长避短,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这三项课题对于研究全科医学教育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研究中心在研项目
   2014年10月,申正付研究员主持的教育部课题《农村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立项编号:12YJAZH111)于通过了中期检查。
2014年12月,中心主任齐玉龙教授主持课题为《新医改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立项编号:1402052051)顺利结题;中心主任齐玉龙教授主持的《“5+3”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院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zdjy108),项目通过了年度检查。
 
二、论文
    齐玉龙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一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重大命题和任务。而毛泽东开创的调查研究传统是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关键。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实启发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调查研究实践、创新调查研究理论和形成调查研究制度。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调查研究的意义:一、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础;二、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构成;三、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制度安排。
 
    齐玉龙的《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况调查》一文论述根据我国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15- 25 岁年龄组人群具有健康素养比例为6.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是国家未来人才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发展直接关乎到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动力,作为国家的坚实力量,他们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健康素养可指导大学生科学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其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前提条件。因此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某市抽取两所高校1243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果,女生总体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及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医学生健康素养评分高于非医学生; 一年级学生健康素养评分低于二年级学生。得出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本研究结果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齐玉龙的《急诊护士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分析》一文论述由于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的单位,护理工作紧张繁重,且具有患者就医心理复杂,对急诊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等特点。急诊科在医院整体构建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是医院的窗口部门,急诊护士作为在医院最前线的临床护士,其工作投入直接影响到医院窗口部门的工作绩效和服务质量。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22 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的432 名急诊护士进行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的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果,急诊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出,医院等级、希望、乐观是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得出结论,提高急诊护士心理资本是改善其工作投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结果为可为护理管理者开发人力资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希望与乐观两个方面采取合理提升措施,提高工作投入。
       
    申正付、齐玉龙的《同伴互助学习在<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一文论述有研究认为PAL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作用,进行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成为“教学指导者”,教师成为教学的引导者,提升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在医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甚至经常缺课等现象。因此结合本校医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经验,提出在医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运用PAL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医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培养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把某医学院某系2013级A班206名本科医学生作为观察组,分为20个同伴互助小组,实施同伴互助学习的教学方法; B班201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医学生期末总结性评价成绩、问卷调查教学的体会和满意度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期末总结性评价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效率、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和对教学的体会以及对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出结论,同伴互助学习可以提升医学生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兴趣,提高医学生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PAL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安全意识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申正付、齐玉龙的《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一文论述由于医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格局的大问题。国家为了使培养的医学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于自愿去农村和边远地区工作的医学生给予了很多优惠的政策。即便如此,医学生仍然宁愿通过考研、考博等途径而努力留到大城市的大医院工作,造成城乡卫生人力资源失衡等现状。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根源是由医学生价值观的片面性导致的。因此本研究采用学者喻国明和郑丽勇的传媒影响力理论和学者黄希庭的价值观体系理论,自编问卷,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的 1998 名在校医学生展开调查,实证研究涉医传媒信息对医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索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涉医传媒信息内容、信息时效性正向影响医学生的心理需求;信息加工程度、信息传播渠道、信息传播媒介、信息发布者等正向影响医学生对涉医传媒信息的信任程度,并进而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心理需求和信任程度在信息和价值观之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得出结论,学校要加强对涉医传媒信息的管理,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