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肿瘤预防康复的科普能力,发现和推出更多肿瘤医学科普人才,助力我省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安徽省全科医学会与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高校智库“安徽省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于 2025 年 7 月 4 日在蚌埠市共同主办2025 年“医康杯”全省基层社区肿瘤科普演讲大赛。

会议现场
一、开幕式:聚焦科普使命,助力健康安徽
大赛开幕式上,安徽省全科医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开地教授发表致辞。他强调:本次大赛以基层社区肿瘤科普为主题,各位选手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科普大赛,是对科普工作的热爱,是一种社会责任,加强肿瘤学科预防,提高全民健康极为重要。传播通熟易懂的医学知识,是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基层社区老年群体及慢性病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衰退、基础性疾病相互作用等因素,已成为肿瘤疾病的高危易感人群。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使命感,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阵地、精准化健康指导大众生活方式,将前沿肿瘤防治理念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科学知识,切实为构建健康安徽、推进健康中国宏伟事业筑牢基层科普防线。
学会副监事长李志刚教授作为大赛监督员,现场宣读比赛规则与评审标准,注意事项:要求比赛选手全程遵守原则,并对比赛评审流程进行全程监督。大赛总决赛由学会党办副主任陈子康主持。

陈开地常务副会长致辞大赛 监督员李志刚教授选读比赛规则
二、赛事角逐:29个选题直击肿瘤防治痛点
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全省29个优质参赛选题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在持续近4个半小时的比拼中,选手们围绕肿瘤预防、早期筛查、规范治疗等核心议题展开创意科普:
有的团队以“家庭防癌误区”为切入点,结合临床案例剖析错误认知的危害;有的通过动画演示肿瘤细胞生长机制,将深奥医学原理转化为可视化内容;还有的现场模拟抗焦虑抑郁场景,演示如何为焦虑抑郁患者提供精准化的肿瘤防治指导。
选题覆盖“老年人肿瘤早筛管理”“乳腺肿瘤预防要点”“常见癌症的饮食干预”等民生关注领域,充分展现了基层医疗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科普创新能力。

比赛现场
三、巅峰对决:宿州市立医院团队斩获桂冠
来自宿州市立医院的顾可羿、顾瀚东团队以《“瘤”住生命,“心”如明灯》为题,通过情景剧演绎的方式,系统解析了如何调整肿瘤患者心理的流程、重点关注点及常见误区。其“以演绎说科普、以互动促理解”的表达模式赢得评委与观众的一致认可。团队特别强调:“肿瘤患者的心理调适是治疗全程的‘隐形支柱’,基层社区需通过情感支持、认知干预等方式,帮助患者破除‘谈癌色变’的恐惧心理,建立科学防治观念。”最终,该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的科普形式和出色的现场感染力,斩获总决赛一等奖。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作品奖若干。获奖选手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比赛为起点,把更多肿瘤防治知识送进基层社区、家庭,切实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学会办公室主任季群负责大赛结果审核,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全科医学会会长陈开地教授为一等奖团队颁奖

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秀木教授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张俊祥、刘安诺和王为强教授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五位评审专家从肿瘤专业知识、科普表达技巧、基层适用性等维度对选手表现进行深度点评。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张俊祥教授代表评委组指出:本次大赛展现了基层科普的三大亮点——选题贴近社区需求、形式融合新媒体技术、内容兼顾科学性与通俗性,但在数据可视化呈现、老年群体沟通技巧和选题切合度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安徽省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秀木教授作总结发言时强调:肿瘤科普需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学会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社区,让科学防癌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体合影
此次“医康杯”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省基层社区医疗工作者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标志着安徽省肿瘤科普事业向“专业化、基层化、大众化”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安徽省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和安徽省全科医学会持续深耕医学科普领域,通过赛事引领、资源下沉、内容创新等多元举措,为全民肿瘤防治事业筑牢科普防线,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
(杨秀木/审 陈子康/文 李俊/摄)